资讯中心

曼联球迷双重暴击:电子票失效被拒入场,酒吧观赛遭利物浦球迷驱逐

入场惊魂:NFC 系统卡壳,忠诚球迷被挡门外

“比赛都踢到第 10 分钟了,我还在老特拉福德的寒风里排队,闸机说我的票早就被扫过了!” 曼联球迷汤姆(化名)的遭遇并非个例。在两周前利物浦主场 1-2 不敌曼联的英超第 8 轮赛事中,多名曼联客场球迷因电子票失效被挡在安菲尔德球场外,而这一切的根源直指曼联本赛季强制推行的新票务系统。

为打击黄牛票乱象,拉特克利夫爵士团队早在今年 3 月便宣布启用基于 NFC 技术的电子票务系统,要求所有门票以手机钱包通行证形式存储,通过旋转闸机扫描入场。俱乐部曾宣称该技术能 “提升入场效率”,但实际操作中却漏洞百出。汤姆向《太阳报》记者透露,他通过官方渠道购票并提前下载好凭证,却在验票时被告知 “二维码已失效”,现场工作人员既无法解释原因,也拿不出应急方案,只一味将球迷往售票处驱赶。

这种混乱并非首次上演。早在 8 月曼联对阵阿森纳的英超首轮比赛中,老特拉福德就曾出现数百球迷被拒入场的闹剧:一位持有 25 年季票的老球迷因系统故障错过开赛 30 分钟,远道而来的印度球迷花费 5000 英镑却只能在场外徘徊,甚至有球迷发现自己的座位被 “陌生人占据”。尽管曼联事后声称 “开球前 92% 球迷已入场”,但被迫在售票处排长队的球迷怒批:“这就是所谓的‘运行良好’?俱乐部根本没做好测试!”

酒吧风波:进球欢呼引冲突,客场球迷惨遭驱逐

被拒入场后,汤姆与几位同伴辗转至球场附近的酒吧观赛,本想借屏幕弥补遗憾,却遭遇了更难堪的对待。比赛第 84 分钟,哈里・马奎尔头球破门将比分反超为 2-1,压抑已久的曼联球迷忍不住起身欢呼,这一举动瞬间点燃了酒吧内利物浦球迷的情绪。

“突然就有人把啤酒杯摔在地上,喊着‘滚出这里’。” 汤姆回忆道,起初只是口头争执,很快升级为肢体推搡,几名利物浦球迷甚至用靴子猛踢他们的桌椅,迫使他们仓促逃离酒吧。这场冲突并非偶然 —— 当天比赛开场阶段,利物浦球员麦卡利斯特头部受伤未获暂停,曼联趁机进球的争议判罚,已让主场球迷积蓄了不满情绪,而马奎尔的制胜球最终引爆了矛盾。

曼联球迷双重暴击:电子票失效被拒入场,酒吧观赛遭利物浦球迷驱逐

更让球迷寒心的是俱乐部的应对态度。汤姆赛后第一时间联系曼联售票处投诉,却只得到 “将调查” 的敷衍回复。这与此前票务系统故障时的处理如出一辙:8 月的混乱事件后,曼联仅承诺 “增加入场援助”,却始终回避系统技术缺陷的核心问题,甚至要求季票持有者续订时必须上传实时自拍与身份证件,引发新一轮不满。

系统之困:技术乌托邦下的球迷困境

曼联的 NFC 票务系统乱象,折射出足球赛事数字化转型中的普遍难题。技术服务商曾宣称该系统能 “杜绝票证复制”,但实际操作中,手机信号弱、系统延迟、闸机识别故障等问题频发。更讽刺的是,俱乐部为强化管控,将门票与特定设备绑定,且二维码仅在开赛前 3 小时显示,这反而让球迷失去了提前核验的机会,也给系统故障预留了更大风险。

xc体育,XC-Sports,xcsport体育,XC sports,XCSport官方平台

类似的技术翻车并非曼联独有。本赛季切尔西球迷在斯坦福桥球场也曾因数字系统故障被拒入场,而曼联自身的问题已呈现常态化:从 1 月注销 dementia 球迷季票引发公愤,到 8 月主场大规模入场混乱,再到此次客场票务失效,俱乐部的票务管理屡屡暴露短板。有球迷在论坛吐槽:“花 380 英镑买的曼市德比门票,现在天天担心到时候进不去场。”

球迷之痛:忠诚与尊重的失衡

对于曼联球迷而言,此次双重打击不仅是观赛体验的破坏,更是情感上的伤害。汤姆算了一笔账:往返利物浦的路费、球票加上被迫放弃的住宿,此次观赛成本超过 500 英镑,最终却只在酒吧门口看了 10 分钟集锦。而那位季票从 1966 年用到现在的老球迷的怒吼,更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:“我们追随球队几十年,却成了技术实验的牺牲品。”

酒吧冲突则暴露出英超 “双红会” 背后的球迷文化裂痕。尽管大多数球迷反对暴力,但竞技结果引发的情绪失控时有发生。此次事件中,利物浦球迷的过激行为固然不当,但曼联票务系统的失误无疑是矛盾的导火索 —— 若球迷能正常入场观赛,这场冲突本可避免。

截至发稿,曼联尚未就此次客场票务失效及球迷被驱逐事件作出正式回应。但随着球迷投诉量持续增加,外界呼吁俱乐部暂停 NFC 系统强制使用,恢复纸质票备选方案。毕竟,足球的本质是人的运动,当技术成为隔绝球迷与赛场的壁垒,当忠诚得不到基本尊重,再先进的系统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。正如印度球迷那句无奈的抱怨:“这可是英格兰足球,怎么连印度板球联赛的服务都比不上?”

发表评论